研究配图(来自:UCF | PDF)
据悉,SSD-Insider 的工作原理,是识别 SSD 活动中某些已知可辨别的勒索软件行为模式。
为了仅通过 IO 请求标头的分布来识别勒索软件活动,研究团队留意到 WannaCry、Mole 和 CryptoShield 等勒索软件,都具有相当独特的覆盖行为。
仁荷大学研究员 DaeHun Nyang 在接受 The Register 采访时称:“当 SSD-Insider 检测到勒索软件活动时,存储器的输入 / 输出(IO)将被暂停,以便用户能够对勒索软件进程进行剔除”。
勒索软件行为模式分析
在勒索软件被中止时,SSD-Insider 还可通过 SSD 的独特属性,来恢复已丢失的文件。
文章指出:在被新数据覆盖之前,固态存储器将始终保留此前被删除的数据,直到后续被主控和固件的垃圾回收机制给清理。
通过利用 SSD 的这一内置备份功能,SSD-Insider 也得以追踪驱动器内的旧版本数据。然后在勒索软件检测算法确认新版本数据未受到勒索软件影响之前,这些数据都将不被彻底删除。
SSD-Insider 测试表现
SSD-Insider 的真正独特之处,在于它甚至能够以固件级别运行。那样即使系统上没有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用户也可获得抵御勒索软件攻击的益处。
此外,论文中提到了传统软件防御方法的缺点,比如反勒索软件的 CPU 开销较高、且某些勒索软件可能逃脱反病毒软件的检测。相比之下,SSD-Insider 的时间开销仅在 147~254 ns 左右。
以 WannaCry 等勒索软件展开测试时,SSD-Insider 为放过任何勒索软件活动,且极少触发误报。在所有测试场景下,其错误拒绝率(FRR)为零、错误接受率(FAR)也几乎为零。
测试训练用的勒索软件 / 应用程序
研究人员指出:就 FRR 而言,最糟糕的“背景噪声”,来源于 IO / CPU 密集型的工作环境。至于 FAR,最糟糕的情况也是 DataWiping 和数据库等重覆盖类型的工作场景。
当然,对于防病毒研究人员来说,SSD-Insider 的这样的方法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毕竟在勒索软件开发者知晓了该方案的存在之后,后续仍可开发出对应的绕过方法,所以大家还是要养成定期备份数据的好习惯。
本文来源:cnBeta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