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起来很像我们人类使用的非语言交流,基于词形变化,像把重点放在某个特定的区域或者淡入淡出,这样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轮到彼此说话了。”来自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基金会的Brittany Jones说,“这一发现表明,海豚可能利用频率作为身份标记,并利用振幅向彼此传递额外的信息。”
近60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普通宽吻海豚哨声的特征频率。但要捕捉到不断向不同方向移动的水下动物的振幅差异,仍比较困难。
“现在,被称为‘水听器’的水下麦克风技术得到了改进,加之更先进的声音分析设备和更受控制的记录环境的出现,使得研究海豚哨声的振幅变得更加精确。”Jones说。
她的团队使用这项技术记录了生活在圣地亚哥湾天然海水围场的8只成年海豚的50次重复的标志性哨声,这也是美国海军海洋哺乳动物项目的一部分。
与之前的研究一致,海豚发出的独特签名哨声都有非常固定的频率模式。然而,其音量模式在哨声和哨声之间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它们用较低的频率吹口哨时,通常会增加音量。除此之外,在海豚之间以及同一只海豚发出的哨声中,都没有清晰的振幅模式。在每一次哨声中,它们会把叫声的某些部分变大,另一些部分变小。
一开始,Jones对这种振幅模式的变化感到惊讶,她最初想知道它们是否只是随机的。“但后来我想,如果签名总是那么固定,这就很难沟通不同的事情,就像一遍又一遍地说同一个单词一样。”Jones说,“所以这可能是让海豚编码额外信息的一种新途径。”
目前,我们只能想象音量模式对其他海豚意味着什么,如果有的话,说明这些高度社会化的生物可能会有很多话要说。
“有什么是它们不想告诉彼此的?”Jones说,“位置、觉醒水平、生殖状态、周围是否有捕食者……在海豚可能交流的内容方面,天空或许是个极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beproc.2021.104561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文来源:cnBeta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