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BusyBox
3# 安装和登录命令
reboot
mount
umount
exit
4# 文件处理命令
mkd ir
grep
dd
find
mv
ls
diff
cmp
cat
ln
5# 系统管理命令
df
top
free
kill
6# 网络操作命令
ifconfig
ip
ping
netstat
telnet
route
7#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
su
umask
chgrp
chmod
8# 其他命令
tar
unzip
gunzip[hide]BusyBox
BusyBox是标准Linux工具的一个单个可执行实现。BusyBox包含了一些简单的工具,例如cat和echo,还包含了一些更大、更复杂的工具,例如grep、find、mount以及telnet。有些人将BusyBox称为Linux工具里的瑞士军刀.简单的说BusyBox就好像是个大工具箱,它集成压缩了Linux的许多工具和命令。
1、BusyBox的诞生BusyBox最初是由Bruce Perens在1996年为Debian GNU/Linux安装盘编写的。其目标是在一张软盘上创建一个可引导的GNU/Linux系统,这可以用作安装盘和急救盘。
2、busybox的用法
可以这样用busybox
#busybox ls
他的功能就相当运行ls命令
最常用的用法是建立指向busybox的链接,不同的链接名完成不同的功能.
#ln -s busybox ls
#ln -s busybox rm
#ln -s busybox mkdi r
然后分别运行这三个链接:
#./ls
#./rm
#./mkdi r
就可以分别完成了ls rm和mkdi r命令的功能.虽然他们都指向同一个可执行程序busybox,但是只要链接名不同,完成的功能就不同,很多linux网站都提供busybox的源代码下载。
3、配置busyboxbusybox的配置程序和linux内核菜单配置方式简直一模一样.熟悉用make menuconfig方式配置linux内核的朋友很容易上手.
#cp busybox-1.00.tar.gz /babylinux
#cd /babylinux
#tar xvfz busybox-1.00.tar.gz
#cd busybox-1.00
#make menuconfig
下面是需要编译进busybox的功能选项。
General Configuration应该选的选项
Show verbose applet usage messages
Runtime SUID/SGID configuration via /etc/busybox.conf
Build Options
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 (no shared libs)
这个选项是一定要选择的,这样才能把busybox编译成静态链接的可执行文件,运行时才独立于其他函数库.否则必需要其他库文件才能运行,在单一个linux内核不能使它正常工作.
Installation Options
Don’t use /usr
这个选项也一定要选,否则make install后busybox将安装在原系统的/usr下,这将覆盖掉系统原有的命令.选择这个选项后,makeinstall后会在busybox目录下生成一个叫_install的目录,里面有busybox和指向它的链接.  其它选项都是一些linux基本命令选项,自己需要哪些命令就编译进去,一般用默认的就可以了,配置好后退出并保存。
4、编译并安装busybox
#make
#make install
编译好后在busybox目录下生成子目录_install,里面的内容: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1月24 15:28 bin
rwxrwxrwx 1 root root 11 11月24 15:28linuxrc -> bin/busyboxd
rwxr-xr-x 2 root root4096 11月24 15:28 sbin
其中可执行文件busybox在bin目录下,其他的都是指向他的符号链接. 安装和登录命令
reboot
1.作用
reboot命令的作用是重新启动计算机,它的使用权限是系统管理者。
2.格式
reboot [-n] [-w] [-d] [-f] [-i]
3.主要参数
-n: 在重开机前不做将记忆体资料写回硬盘的动作。
-w: 并不会真的重开机,只是把记录写到/var/log/wtmp文件里。
-d: 不把记录写到/var/log/wtmp文件里(-n这个参数包含了-d)。
-i: 在重开机之前先把所有与网络相关的装置停止。
mount
1.作用
mount命令的作用是加载文件系统,它的用权限是超级用户或/etc/fstab中允许的使用者。
2.格式
mount -a [-fv] [-t vfstype] [-n] [-rw] [-F] device di r
3.主要参数
-h:显示辅助信息。
-v:显示信息,通常和-f用来除错。
-a:将/etc/fstab中定义的所有文件系统挂上。
-F:这个命令通常和-a一起使用,它会为每一个mount的动作产生一个行程负责执行。在系统需要挂上大量NFS文件系统时可以加快加载的速度。
-f:通常用于除错。它会使mount不执行实际挂上的动作,而是模拟整个挂上的过程,通常会和-v一起使用。
-t vfstype:显示被加载文件系统的类型。
-n:一般而言,mount挂上后会在/etc/mtab中写入一笔资料,在系统中没有可写入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选项取消这个动作。
4.应用技巧
在Linux和Unix系统上,所有文件都是作为一个大型树(以/为根)的一部分访问的。要访问CD-ROM上的文件,需要将CD-ROM设备挂装在文件树中的某个挂装点。如果发行版安装了自动挂装包,那么这个步骤可自动进行。在Linux中,如果要使用硬盘、光驱等储存设备,就得先将它加载,当储存设备挂上了之后,就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目录来访问。挂上一个设备使用mount命令。在使用mount这个指令时,至少要先知道下列三种信息:要加载对象的文件系统类型、要加载对象的设备名称及要将设备加载到哪个目录下。
(1)Linux可以识别的文件系统
◆ Windows 95/98常用的FAT 32文件系统:vfat ;
◆ Win NT/2000 的文件系统:ntfs ;
◆ OS/2用的文件系统:hpfs;
◆ Linux用的文件系统:ext2、ext3;
◆ CD-ROM光盘用的文件系统:iso9660。虽然vfat是指FAT 32系统,但事实上它也兼容FAT 16的文件系统类型。
(2)确定设备的名称在Linux中,设备名称通常都存在/dev里。这些设备名称的命名都是有规则的,可以用“推理”的方式把设备名称找出来。例如,/dev/hda1这个IDE设备,hd是Hard Disk(硬盘)的,sd是SCSI Device,fd是Floppy Device(或是FloppyDisk?)。a代表第一个设备,通常IDE接口可以接上4个IDE设备(比如4块硬盘)。所以要识别IDE硬盘的方法分别就是 hda、hdb、hdc、hdd。hda1中的“1”代表hda的第一个硬盘分区(partition),hda2代表hda的第二主分区,第一个逻辑分区从hda5开始,依此类推。此外,可以直接检查/var/log/messages文件,在该文件中可以找到计算机开机后系统已辨认出来的设备代号。
(3)查找挂接点在决定将设备挂接之前,先要查看一下计算机是不是有个/mnt的空目录,该目录就是专门用来当作挂载点(MountPoint)的目录。建议在/mnt里建几个/mnt/cdrom、/mnt/floppy、/mnt/mo等目录,当作目录的专用挂载点。举例而言,如要挂载下列5个设备,其执行指令可能如下 (假设都是Linux的ext2系统,如果是Windows XX请将ext2改成vfat):
软盘 ===>mount -text2 /dev/fd0 /mnt/floppy
cdrom ===>mount -t iso9660 /dev/hdc/mnt/cdrom
SCSI cdrom===>mount -t iso9660 /dev/sdb /mnt/scdrom
SCSI cdr ===>mount -t iso9660 /dev/sdc /mnt/scdr
不过目前大多数较新的Linux发行版本(包括红旗 Linux、中软Linux、Mandrake Linux等)都可以自动挂装文件系统,但RedHat Linux除外。
umount
1.作用
umount命令的作用是卸载一个文件系统,它的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或/etc/fstab中允许的使用者。
2.格式
unmount -a [-fFnrsvw] [-t vfstype] [-n] [-rw] [-F] device di r
3.使用说明
umount命令是mount命令的逆操作,它的参数和使用方法和mount命令是一样的。Linux挂装CD-ROM后,会锁定CD—ROM,这样就不能用CD-ROM面板上的Eject按钮弹出它。但是,当不再需要光盘时,如果已将/cdrom作为符号链接,请使用umount/cdrom来卸装它。仅当无用户正在使用光盘时,该命令才会成功。该命令包括了将带有当前工作目录当作该光盘中的目录的终端窗口。
exit
1.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