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fcd617472f548319ab09bdf9dcfae1c.jpg

雷军说,小米的模式是「互联网 + 制造」

这显然指的是现在的小米,一个不同于 2010 年成立之初,为了一块手机屏幕、一家代工厂商忙得焦头烂额的小米。

在过往十年里,小米恰如其时地赶上了智能手机的全生命周期,从开局到全盛、再到如今的几近饱和,智能手机成就了移动互联网,也成就了小米。

小米却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厂商,至少在这位当时已将金山软件送上港交所、在投行浸润多年的知名投资人眼里,小米应该有更大的格局。

“其实很多人不懂小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雷军如是说。

过往几年,雷军多次强调 “小米从来都不是一家只做硬件的公司”。实际上,小米在成立之初甚至差点儿成了下一个腾讯。

即使在最终选定智能手机赛道后,小米也一再出圈,做生态链、做家电、做物联网、做 “地产”……

「互联网 + 制造」,也只不过是小米又一次打破常规的疯狂生长。

差点儿成了下一个腾讯

小米之所以是小米,是因为智能手机。

其实,在小米成立之初,也曾抓到过另一个机遇,IM(即时通讯)。

2010 年 10 月 19 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个学生团队研发出了一款软件,名为 Kik Message。

这是一款基于本地通讯录与联系人直接建立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免费短信聊天的即时通讯工具,发布两周内,注册用户数就超过了 100 万。

当时,本来打算做智能手机、对移动互联网行业高度关注的小米团队,最先关注到了这款软件,仅在一个月后(2010 年 12 月 10 日),第一代米聊诞生。

a4667d6c993e4efea49877e482b19152.jpg

米聊诞生时,小米还没有手机,不过这不要紧,因为当时的米聊是直接上线到安卓、iOS 两大应用市场中的,对于当时拥有多位来自谷歌的大神的小米初创团队来说,干这样一款手机软件自然是轻车熟路。

不过,当时小米团队中鲜有人能够预见,这将是一门体量不亚于小米规划中的主业——智能手机的生意。

自米聊发布后,用户数几乎每周翻一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用户数就达到了 100 万,这让雷军看到了米聊成为下一代即时通讯工具的希望。

不过,雷军当时有一个担心,腾讯会不会跟进。

雷军当年有三种设想,小米官方授权传记《一往无前》中对此有详细描述:

如果腾讯用 QQ 这个产品来迎战米聊的话,小米尚有一丝机会,因为 QQ 在手机上的体验过重,不符合移动互联网短平快的用户体验;

如果腾讯没有犯任何战略错误,选择用完全相同的产品形态来迎战米聊的话,只有在它能给米聊一年抢跑时间的前提下,小米才有 50% 的胜算;

如果腾讯在一年之内拿出一模一样的产品,那么,腾讯的综合资源是小米的一万倍,小米将处于完全的弱势,届时,腾讯会把全部的工程资源和推广资源扑上来,小米获胜的概率将是零。

结果是,腾讯在这一步上没有犯错,而且跟进得相当及时,甚至在关键时刻集结重兵压线。

为什么当时这家已经成立 13 年的上市公司会这么在乎这款 “小产品”呢?

原因在于,即时通讯是腾讯的 “基本盘”,腾讯丢不起。

就在小米开始筹备米聊过程中,偏安一隅的张小龙带着一个不到 10 人的小团队开始在内部研发同样的产品。经过两个月的内部研发后,2011 年 1 月 21 日,微信正式上线。

接下来就是一场用户抢夺的近身肉搏战。

在随后一段时间里,用户增长为服务器带来的压力让两家公司压力山大,纷纷调来核心团队开始大军团作战,最后的战局如当下所见——QQ、微信成为腾讯生态体系的两大 “基本盘”,用米聊赢得不少关注度的小米最终转向做智能手机这一 “正业”上。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腾讯晚些时日入场、或者小米有足够的弹药,小米或将不再是现在的小米,很可能已经成了下一个腾讯。

这是小米离成为 “互联网大佬”最近的一次,或许雷军不会想到,在此之后的几年里,他需要无数次向人们解释:「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是一家只做硬件的公司」。

小米的 “铁人三项”

做即时通讯无果的小米,最终回到了智能手机这条最初规划的主业上。

作为互联网圈内知名投资人、目标全球市场的雷军,对智能手机的商业模式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将智能手机商业模式总结为 “铁人三项”——硬件 + 软件 + 互联网。

3a9cd38eb67b4a42817a4f4d751dab96.jpg

用雷军的话解释就是,“把软件、硬件和互联网融为一体,可以另辟蹊径、‘降维攻击’”。

现在回过头来看,雷军提出的 “铁人三项”和乔布斯做智能手机的 “封闭体系完美论”如出一辙。

不过也正是用这样的商业模式,雷军 “劝服”了一个初创团队,最终将小米手机带进了全球前五。甚至在今年 Q3,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首超苹果,全球市场排名位列第三。

同样是在做智能手机这几年里,在手机厂商同行眼里,有点另类的小米还做对了另一件事——小米生态链。

生态链构建的小米疆界

2013 年年底,雷军做出一个决定——用投资的方式孵化智能硬件公司。

雷军在小米成立之初提出的 “铁人三项”模式不仅适用于智能手机,同样适用于大部分智能硬件。

这就是有了后来众人皆知的小米生态链。

谈到小米生态链,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位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

刘德是工业设计科班出身,开过设计公司、当过大学老师、到过美国顶尖设计名校留学深造。进入小米后,主抓的是小米手机的工业设计,与雷军不同,在受命搭建小米生态链之前,刘德还不曾干过投资这件事。

正式接手搭建小米生态链工作后,刘德从内部组建起一支小型投资团队,和刘德一样,这个投资团队成员是由工程师和设计师组成,对于投资这件事儿,都是只听过、没干过。

正是这支毫无经验的投资团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用工程师思维投出了一个小米生态链,小米生态链也不负众望地在互联网世界里,为小米划出了自己的疆界。

回到最初小米的设想,雷军最初为这支投资团队 “划的重点”是「手机周边」。

早年间小米投资或孵化出的做移动电源的紫米、做数据线的硕米、做智能手环的华米、做蓝牙耳机的万魔声学,都是沿着这一思路。

在开启生态链计划时,雷军曾为小米定下 “5 年内投资 100 家生态链企业”的目标。

100 家生态链企业自然不会全都是「手机周边」,「手机周边」之外,小米生态链还有另外两个圈层——「智能硬件」、「生活耗材」。

44241e9c12544d4d9354643dad308a75.jpg

与小米生态链计划几乎同时展开的,还有小米的 IoT 业务,小米的 IoT 业务最初源于一个 Wi-Fi 模组。

2014 年年初的一天,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带着高自光、殷明君,拿着一个 Wi-Fi 模组找到雷军说,“我们研发出了一个 Wi-Fi 小模组,只要把这个小模组放到任何一个硬件里,这个硬件立刻可以被手机控制,从而连接到我们的 IoT 网络中。”

现场,他们还通过手机、灯泡为雷军进行了 Demo 演示。

在这之后,殷明君的创业团队被小米收购,小米 IoT 部门初步形成。

小米当时的 IoT 业务开展的并不顺利,在外部与家电厂商寻求合作屡屡碰壁后,他们最终将 Wi-Fi 模组首先应用到了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的空气净化器上。

某种意义上来看,小米的 IoT 和生态链天然互补,生态链为 IoT 提供了落地空间,IoT 为生态链提供了更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成就了后来小米相对封闭的生态。

随后几年时间里,小米生态链通过 “效率”、“成本”两把尖刀,硬生生在互联网世界中划出了一道印记,这道印记被称为 “小米模式”。

在小米生态链出现之前,BAT 是摆在所有互联网创业者面前的三座大山,吴晓波在《腾讯传》中曾这样写道:

在风险投资界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

当一位创业者向投资人解说自己的项目的时候,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腾讯会不会做这个项目?或者,如果腾讯进入,你如何保证不被 “干掉”?

雷军也曾表示,“在我们布局 IoT 的同时,也是为了绕开 BAT 三座大山。”

IoT + 生态链,让小米绕开了 “三座大山”,开辟了一个新战场。尤其随着智能家居、产业互联网等概念在国内兴起,在其他互联网创业者眼中,小米开始成了一座想要 “绕开”的山。

74a1c4c9ea9042548f3805b82a5f7c26.jpg

近日在科创板上市的平衡车领域的头部企业九号机器人,也是小米生态链早期投资的智能硬件企业之一。早年间,九号机器人创始人高禄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

当时正在思考生态链布局的小米已经将我们的竞争对手都看过了,换句话说,如果小米不投我们,投了别人,我们会非常被动,于是我们开始主动接触小米。

最终小米投资了九号机器人,2015 年 10 月 19 日,两家合作的第一款产品「九号平衡车」,售价 1999 元,再次打破了行业定价规律。

265edd64b4f5404c8165854ddc57ffa8.jpg

对于将硬件净利润不超过 5% 的写进招股书的小米,众口不一。有人认为,小米这是用低价扼杀了国内同行的生存空间、创新空间;也有人认为,这是又一家有野心的中国企业的崛起。

倒是在翻看《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一书时,雷锋网在雷军为这本书写注写的序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小米,就是要做中国制造业的鲶鱼。

随后几年里,小米陆续投资或孵化了近 300 家企业,在互联网世界里构建起了小米的疆界,小米这条 “鲶鱼”也悄无声息地游进了家电领域。

王川和大家电

与其他手机厂商同行不同,小米一直都是一家不安分的手机厂商。

在建立小米生态链之前,小米已经亲自下场做了路由器、智能电视。其中,小米电视的灵魂人物是小米第八位联合创始人,王川。

说起来,王川其实不在小米初创团队之列,也没有和雷军一起喝过那碗小米粥,不过,王川却是又一位在加入小米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

王川同样是一位 “带资进组”的硬件专家。

2012 年,加入小米之前,王川就看到了智能电视这一市场机遇。当时,苹果、谷歌都已经推出了电视盒子,王川的多看科技也开始着手面向国内市场研发这一款产品。这一产品最终在当年 11 月面世,被命名为小米盒子,成为王川带给小米的第一份 “礼物”。

小米的智能电视要比小米盒子晚一年,那时的智能电视更多是被称为互联网电视。

与众多互联网风口一样,2013 年,互联网电视风口同样引来了不少虎狼之师。

9 月 5 日,在小米 2013 年年度发布会上,小米电视正式亮相,售价 2999 元。

effb361a2de24ec0bd0d038b63b496ff.jpg

然而,即便在国内,想要做互联网电视的也不只小米一家。国内主流电视厂商联合互联网厂商同期发布的互联网电视并不少见。

9 月 3 日,爱奇艺、TCL 联合发布 “TV+”,经典版 TV + 定价 2999 元;

9 月 10 日,阿里、创维联合发布第一款互联网电视——搭载阿里 TV 操作系统及创维天赐系统的创维酷开 55K1 和 42K1;

……

此外,当时还有个风头无两的乐视。

乐视在 5 月发布的超级电视 S40 直接将售价直接压到 1999 元,X60 在 9 月 23 日宣布与腾讯达成深度合作,由腾讯旗下综合性电商平台易迅网通过 “集采、包销”方式销售乐视 TV· 超级电视 X60。

ec4b1afce55440bebb2a009d2d1b9eeb.jpg

当年,幼年的小米电视并不是一枝独秀,甚至算不上出彩,也正是这个看似不突出的 “幼崽”,自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坚持到了现在,并成为今日决定小米江湖地位的一款关键产品。

在刚刚过去的 2019 年,小米电视出货量破千万台,乐视却再也不是那个曾经的乐视。

正是由于在小米电视上的大获全胜,当小米在 2019 年大刀阔斧地进入大家电领域时,王川再次披甲上阵。

2019 年 5 月 17 日,小米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宣布成立大家电事业部,任命王川为大家电事业部总裁,负责除电视之外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品类的业务开展和团队管理工作。

在小米官宣进入大家电领域之前,已经早早通过生态链摸进了大家电领域:

  • 2017 年 3 月 11 日,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发布了云米互联网智能冰箱,随后,云米又发布了互联网洗衣机;

  • 2017 年 8 月 10 日,做空气净化器起家的智米发布了 1.5P 全直流变频空调;

  • ……

在 2019 年 4 月的小米电视发布会上,雷军再次提及,“大家电业务是小米 AIoT 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 10 年持续发展蓝图的核心拼图之一。”

对于小米做家电,雷锋网接触的不少行业人士都表示,对于要做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小米而言,做家电也在意料之中。

互联网厂商做大家电、做白电会有什么门槛吗?

雷锋网向家电行业资深专家了解到:

智能家电其实是家电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一个交集,这个领域就技术难度、市场推广等方面来说,互联网企业比传统白电企业更有优势。

在具体的生产制造方面,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找 OEM 代工解决;从产品设计方面来看,他们与有着二三十年行业沉淀的家电行业头部企业还是有一定差距,现在主要蚕食的其实是中小型家电企业的市场份额。

小米的大家电事业部成立后,不到一年时间里,通过「小米」、「米家」两个品牌布局了 “空冰洗、厨卫电”在内的几乎所有家电产品,甚至在年底还发布了小米互联网空调,着实还是为董小姐捏了一把汗。

5f111bff49a346549f80e8abaaccffac.jpg

2013 年,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与董明珠定下 “10 亿赌约”时,曾有一次戏剧性的对话:

董明珠:如果全世界的工厂都关掉了,你还有销售(额)吗?

雷军:我觉得董总是在挑拨离间,小米用的是最好的工厂和最好的供应链……

董明珠:(如果)我(的工厂)不给你做呢?

雷军:今天强调的是专业化分工,做工厂的把工厂做好,做产品的专心做产品……

董明珠:那我空调给你卖算了。

雷军:可以考虑呀~

董小姐有所不知的是,雷军当时说的可以考虑的不仅仅是 “小米卖空调”,还有 “小米开工厂”。

从 “敬畏制造业”到 “+ 制造”

在事后回忆起这次很大程度上节目组安排的 “对赌”时,雷军坦言:(当时)确实有点膨胀了。

“膨胀”是因为小米创立前三年吃到了功能机转智能机的红利,一直处于 “疯长模式”,手机销量和公司估值像是吹气球一样在快速飙升。到 2014 年,小米手机已经以 12.5% 的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29049ba543ef43668a2badd3c83ebb93.jpg

2014 年年底,小米完成又一轮 11 亿美元融资后,估值高达 450 亿美元,5 年翻了 180 倍。

承认 “膨胀了”是因为在三年疯长后,小米开始遭遇增长瓶颈,增速放缓,甚至开始受到质疑。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小米 2015 年未能达到 8000 万部智能手机的销售预期,投资者也开始质疑该公司高达 450 亿美元的估值。

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雷军也透露,小米从 2016 年提出 “要敬畏制造业”,并开始大规模补课硬件、下决心植根制造业。

经过三年补课,小米智能工厂最终出现在雷军今年的十周年公开演讲中。

雷军说,为了做这间工厂,小米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投资了 110 家做智能装备的公司。

fe43d000beb94e4b9f67ac497ca0209e.jpg

在年底的 MIDC 2020 上,小米智能工厂的部分细节逐渐对外公布:

除了贴片机,其它绝大部分生产设备采用的都是小米自研的设备。

一期工厂中除了上下料外,实现了全部智能化,一期自动化率达到 63%,年底对整机组装和包装环节优化后,自动化率提升至 75%。

27ec2236f5b14efd8d793d5b10a940b3.jpg

同样是在年底大会上,小米智能工厂的三年规划和整体规划图也被和盘托出:

  • 2019 年,进行自动化建设,通过机器人与自动化建设替代人工;

  • 2020 年,进行网络化建设,通过全面网络化进行数据采集和应用;

  • 2021 年,进行智能化建设,实现基于数据和知识的智能决策。

5ecc4b08eebb416da15857c8801b593b.jpg

从做手机跨到做智能工厂,跨度究竟有多大?

雷锋网向智能制造相关从业人士了解到:

自动化只是智能工厂的初级阶段,目前自动化产线相关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只要找到合适的人,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已经算不上什么门槛。

推进智能工厂,并不能降低小米手机的成本。手机是一个迭代非常快的产业,生产手机外壳或相关零配件的专用机床,往往三个月到半年就要更新换代,这方面生产设备的成本非常高。即便是智能工厂,成本也不低,所以小米的智能工厂,目前更多应该是应用在市场周期更长的高端手机,例如小米 10 至尊版。

小米智能工厂的想象空间是基于小米对于用户需求的收集反馈,打通消费者需求、研发和制造的闭环,类似阿里的犀牛智造。

雷军是在不惑之年创立的小米,他曾说,改变制造业是小米的终极梦想。

现在,10 岁的小米正在用互联网改变制造业,也在用制造业改变小米。

小米的 “铁蹄”,没有边界

如果在小米公司内部孵化硬件企业,必然会降低公司的专注度,这对公司的发展是致命的。

小米成长初期,雷军曾这样考虑。

因此也就有了 “不做航母,做舰队”一说,有了小米生态链。

不过,在小米成立十年之际再回头看,你会发现,通过投资、孵化,在手机之外,小米前冲后撞,给自己开辟出一个广阔的疆域。

我们可以看到,小米除去有手机、音箱等智能硬件外,同时:

在家电行业,就 “功能机”转 “智能机”之际,抓住机会,跨界争夺红利期;

在制造行业,凭借自身供应链优势、互联网基因,借政策东风,加码加力;

甚至在地产行业,在智能家居、智慧社区中,也可见「小米 + 生态链 + 金山云」组合的身影。

小米曾经官宣,在物联网周期内,小米有「1+4+X」的战略布局。

而其实,真正的小米,似乎没有边界。

就像曾经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蹄”所到之处,即为帝国疆域。

参考

  • 一往无前,中信出版社,范海涛 .

  • 腾讯传,浙江大学出版社,吴晓波 .

  • 独家对话雷军:你不懂小米,中国企业家,何振红 .

  • 小米十周年,雷军正式承认输给了董明珠:当时膨胀了,网易科技,崔玉贤 .

  • 智能家居 2020:家电巨头转守为攻,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王金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