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生命力之顽强让人惊奇,其在无水环境下能够存活数年而不完全脱水,在重回水中之后又会复苏。在冻土中被"冷冻"24000年后,仍然能够复活。除此之外,它还抗辐射。
科学家们表示,蛭形轮虫已接近"能够无限存活"的状态。
近一年来,任正非在内部屡屡提及蛭形轮虫,任正非认为华为文化如同蛭形轮虫,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通过各种内部变革和“基因融合”,来防止熵增、沉淀和内卷化,甚至希望象蛭形轮虫一样,逐步建立起极限的生存能力,和自我进化能力。
一、华为文化基因:一核心一教员一平台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只有通过有性繁殖才有可能形成更加适应环境的新物种,而无性繁殖则不可能使物种进化。蛭形轮虫无性繁殖的发现,推翻了动物需要通过交配来创造生物多样性的理论。甚至有科学家表示,蛭形轮虫等无性繁殖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必然趋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克劳博士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它将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出现在35亿年前,与多细胞生物相比,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要久远得多,其以非常快的繁殖能力形成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并且也能处理复杂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蛭形轮虫虽然是无性繁殖,但其单基因断裂后,又能重新整合。
任正非是这么描述蛭形轮虫的,他说:“科学史上,有一种生存了八千万年的蛭形轮虫,经历了地球上多少灾难,它还活着,为什么?多少科学家研究了数十年,有些科学家因找不到雄的蛭形轮虫而发大火,实际上他已经走到诺贝尔奖的边上了,最后由比利时一位女科学家发现它是单性繁殖。两性繁殖,两条基因链的结合会产生突变,会有优秀的一代产生。”
任正非说,华为的文化,如同蛭形轮虫,是一条单基因链。
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于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华为文化的底座在于其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华为文化的根本是奋斗文化,“以客户为中心”是奋斗的目标和意义所在。这么一个单基因文化如何演化,始终是华为所要思考的问题。任正非在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有讲到这么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末期,一名记者拦住一位奔赴前线的战士。正是这名战士稚气未脱的脸,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记者问:你多大?
战士:16岁。
记者:你想你的家人吗?
战士:他们已经死了。
记者沉默了一会儿:你觉得中国能胜利吗?
战士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国一定会胜利的!
记者问:当中国胜利之后,你准备干什么?娶妻生子?
战士笑了笑说:那个时候,我已经战死沙场!
任正非说:“这不正是我们华为今天的时代精神吗?”这又是华为奋斗文化一种新的解释。
华为内部唱的不是自己的企业之歌,而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华为无时无刻所倡的奋斗文化,已然不是一个商业组织所承载的企业文化,而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任正非,是华为文化的教员。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无疑是这个企业文化的源起。华为从创立至今34年,以文件方式发布的任正非的讲话或文章应该有超过700篇,平均每年达20余篇。这是其他企业所难以看到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董倩采访任正非,问:这么多年来,您为什么不在电视上露面呢?任正非回答说:我真没想明白,为啥不上电视。不上也没有关系,我觉得文字穿透力更强一些。董倩:您指文字的什么穿透力?任正非:就是我自己写文件。
任正非很善于用动物来传播文化,如:青蛙(钻入水中,深入一线)、蜜蜂(埋头苦干,胜不骄败不馁)、狼狈(狼狈组织计划)、眼镜蛇(盯住目标,身体灵活)、千里马(猪圈生不出千里马)、凤凰(烧不死的鸟是凤凰)、萤火虫(默默无闻的大力量)、乌龟(脚踏实地,做挑战自我的长跑者)、黑天鹅(飞在自己的“咖啡杯”中)、蜘蛛(不能做“黑寡妇”)、乌鸦与猫头鹰(不要抗拒来自对手的批评)……
当然也包括植物(如微甘菊、桃子树上结西瓜),其他如:伟大背后都是苦难的芭蕾脚、林志玲的美、喜马拉雅沿途下蛋、刚果河捕鱼、秦淮河边的温柔之乡……等等。
华为挖掘出很多非常经典并实现有效传播的文化短语,如: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力出一孔,利出一孔;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狭路相逢勇者生;板凳要坐十年冷;深淘滩,低作堰;开放,妥协,灰度;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范弗里特弹药量;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从泥坑中爬起来的是圣人;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不让雷锋吃亏;惶者生存;静水潜流……
一个平台,是指华为的心声社区,任正非称之为华为的罗马广场。在心声社区,员工允许以匿名的方式对企业提出任何批评或建议。
任正非说,公元1世纪至5世纪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历史时期,那时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话,但是不要认为很落后,民主制度、雅典法典、罗马法典、议会制度……都来源于那个时候,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站在罗马广场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天才成批来,让思想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
任正非对心声社区寄予厚望,他说:“心声社区总体是很健康的,让大家免费免责提意见,使华为文化得到普及理解。虽然大家在上面‘胡说八道’,针对我们说的,有很多人来评头论足。这些跟帖就是未来将星在闪耀。我不需要知道马甲背后是谁,但是我知道华为有人才。”
二、华为的极限生存能力:打得象筛子一样的“烂飞机”
蛭形轮虫能在干燥、冷冻、饥饿和低氧环境中存活。俄罗斯的科学家从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收集了一种蛭形轮虫,它们在冻土中被"冷冻"24000年后,仍然能够复苏,也就是说,其以某种不为人知的机制,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保护它们的细胞和器官免受伤害。蛭形轮虫在生命的任一阶段,都可以进入不完全脱水状态,进行"休眠",从而在干燥、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等到重回水分充足的环境再复活。
美国对华为的实体清单制裁,让华为极速进入了极寒天气。但华为不能象蛭形轮虫那样“休眠”以待春暖花开。而是要在这一严酷的环境下,练就自己的极限生存能力。
华为将自己比喻为二战时期一架被打得千疮百孔的“烂飞机”——伊尔-2战斗机。“我觉得太像我们了,我们现在已经被美国打得千疮百孔,虽然有一些准备,但是没有想到美国政府打击华为的战略决心如此之大、如此坚定不移;打击我们的战役面如此宽广;打击作战的战斗部如此精密,弹着点如此之精确,他们打击华为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美国如此之强大,各行各业如此之团结,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不仅仅是几个软件、几个芯片的问题,连对杂志、标准组织、学术组织都在施加压力,都在围踏我们,因此是几千个累累伤痕的伤口。”
2019年7月31日,任正非在CNBG向CBG移交“千疮百孔的烂伊尔2飞机”战旗交接仪式上讲话说:CNBG(蓝血注:运营商BG)经过十二年备战,“心脏”和“油箱”的防护系统已做得比较好。CNBG是美国的重点打击对象,这架“烂飞机”上被打出4300多个“弹孔”,但是没有击中“心脏”,也没有击中“油箱”。经过艰难的补洞,现在已基本修好了主要的"洞",飞机仍然继续飞行。CBG(蓝血注:消费者BG)身上就两个“弹孔”,虽然没击中“心脏”,但不幸的是击中了"油箱”,几万员工拿棉纱把“油箱”漏洞堵住,剩下一点油,还要继续飞。补洞要快过油漏,生态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做好“长征”的准备。补洞再快,也来不及建立起生态。我们给CBG两、三年时间,重新振兴起来。
任正非在内部鼓舞士气说:极端困难的外部条件,会把我们逼向世界第一!
对抗美国的施压也许可以将华为逼向世界第一,但要炼就极限的生存能力,华为则需要依靠的是基础研究。任正非从美国的发展经验看清楚了这一点。二战即将结束时,罗斯福总统的科技顾问范内瓦·布什在《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提出,要重视不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研究。美国凭此逐步摆脱对欧洲基础科学研究的依赖,到现在美国基础科学研究远远领跑全球,形成了非常多的重大突破。
华为的5G为什么能领先全球,就在于华为2007年发现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Arikan教授的论文发表两个月后,华为就开始以这个论文为中心研究各种专利,用十年时间,把它变成5G相关的技术和标准。目前华为的5G基本专利数量占世界27%左右,高居全球第一。
华为在全球建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华为还通过内部的战略研究院,资助全球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做基础研究。
2020年7月底,任正非在与复旦大学等四个大学座谈时,解释了华为为什么要做基础研究。他说:“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传统的产学研模式,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自己也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多数是在应用理论的范畴,只有少量的走在世界前面去了。大学老师的研究是为理想而奋斗,目标长远,他们研究是纯理论,要素研究。有如土耳其Arikan教授一篇数学论文,十年后变成5G的熊熊大火;也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的一篇钻石切面可以散射无线电波的论文,20年后美国造出了隐身的F22;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奠基了今天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又例如现代化学的分子科学进步,人类合成材料可能由计算机进行分子编辑来完成,这也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技术变化;……。高校的明灯照耀着产业,大学老师的纯研究,看得远、钻得深;我们的研究实用度强,我们之间的合作,你们给我们带来方向,照亮了我们。我们的基础研究是围绕商业目的的,比较贴近近期的实用化,我们给你们带来客户需求,以及行业所面临的世界级难题,知道这个方程的价值与应用。相互都是有益的。合作使我们早一些知晓世界的发展动向,就缩短了商品化的时间,我们能超前世界,就会获得更好的机会。我们与大学的合作是无私的,我们在全世界遵循美国的拜杜法案的精神,基础研究的合作成果归学校。你们的成果可以像灯塔,既照亮我们,也可以照亮别人,是有利于我们,有益于学校,有益于社会的。”
任正非在这次创新先锋座谈会也提到了华为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及成果应用。他说:“十几年来,如果公司没有对基础科学和研究的重视,没有与世界前沿科学家的深入合作,没有对基础研究人员的重视,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雄厚的理论技术与工程积淀,那么面对美国的打压和封锁,存在的难题可能就无法化解。”
任正非还在会上强调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论突破,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科学领域,基本上是日本、美国领先,我们要利用全球化的平台来造就自己的成功。
基础研究,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
三、华为的DNA修复能力:自我批判
蛭形轮虫能自己修复DNA。比利时那慕尔大学的生物学家Karine Van Doninck用800戈瑞的质子辐射轰脱水中的蛭形轮虫,正常在800戈瑞这样大的辐射剂量下,没有细胞能够活下来,蛭形轮虫的DNA的确也全部碎掉,但是一旦把它们重新放到水里,99%的蛭形轮虫都活了过来。质子辐射疗法也是人类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利用质子辐射将癌细胞的 DNA 粉碎,从而杀死肿瘤细胞,不过,人类放疗时的辐射剂量一般是每次1-7戈瑞。
华为修复DNA的方法是通过自我批判。任正非喜欢形象地把自我批判比喻为“鸡毛掸子”。他说:“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我们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而自己批判自己呢,人们不会自己下猛力,对自己都会手下留情。即使用鸡毛掸子轻轻打一下,也比不打好,多打几年,你就会百炼成钢了。”
华为自我批判的核心思想有三点:①自我批判,不是自卑,而是自信,只有强者才会自我批判。也只有自我批判才会成为强者。②自我批判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精神。③提倡自我批判,但不压制批判。
华为是如何建立强大的自我批判体系的呢?
首先,华为将自我批判定义为一种能力。华为干部培养选拔的原则,一是要认同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一个人再伟大,如果没有自我批判能力,我相信你就无法进步,也就不会是一个成功者。”任正非强调说。
其次,华为建立了组织保障。华为与自我批判相关的机构,有自我批判委员会和道德遵从委员会及下设机构,各级人力资源部及干部部也承担组织实施自我批判的相关职能。比如: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分为公司级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各体系有员工自我批判指导分委员会,是自我批判的非常设机构。公司级自我批判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10月,11月相继成立了各级分委员会。公司级自我批判委员会由十八位成员组成,任正非任顾问。
华为有各种自我批判的形式,包括:自我批判大会,集体宣誓,民主生活会,合理化建议等。在历年的自我批判过程中,逐步总结出:华为十八项惰怠行为、改进作风的八条要求、十六条军规、华为十大内耗、华为变革的七大反对……等思想成果。
在华为,任正非不仅仅是自我批判的倡导者,也是自我批判的践行者。他说:“我唯一的优点是自己有错能改,没有面子观”。
2017年9月5日,任正非在心声社转发一个“寻找加西亚”的帖子,他以个人名义向离职员工孔令贤致歉,呼唤该员工回来。“加西亚,你回来吧!孔令贤,我们期待你!2014年孔令贤被破格提拔3级后,有了令人窒息的压力,带着诚意离开了华为。周公恐惧流言日,更何况我们不是周公。是公司错了,不是你的问题。回来吧,我们的英雄。”
对此,任正非加按语反思说:“为什么优秀人物在华为成长那么困难,破格 3级的人为什么还要离开。我们要依靠什么人来创造价值?为什么会有人容不得英雄?华为还是昨天的华为吗?‘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现在还有吗?有些西方公司也曾有过灿烂的过去。华为的文化难道不应该回到初心吗?我们要紧紧盯住优秀人物的贡献,紧紧盯住他的优点,学习他的榜样,这要成为一种文化,这就是哲学。”
任正非在内部强调,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
四、华为的DNA进化能力: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美国哈佛大学的伊琳娜·阿尔希波娃和马修·梅塞尔森等研究人员分析了蛭形轮虫的基因,结果发现,蛭形轮虫可合并其他物种的基因,选取其中有益的、排除有害的,合并变异后形成自己的基因。当蛭形轮虫被迫脱水时,它们会分解原本的遗传物质,让细胞膜破裂,等到重回水中时,它们可以重建遗传物质和细胞膜,然后从附近其他的蛭形轮虫或者其他生物体获取部分遗传物质,为己所用。这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在蛭形轮虫体内,我们发现许多原应属于细菌、真菌甚至植物的基因,这种穿百家衣的生物大约有8-9%的基因来自于其他生物。”
华为象蛭形轮虫一样,秉承“拿来主义”,向一切可学习的对象学习,如学习英国的制度、美国的创新、日本的精益、德国的规范;向美军学习,向动物学习,向植物学习;学习IBM,学习衡水中学;学习李小文的科学精神,学习特朗普的日落法……最后都融合为自己的基因。
华为甚至将新员工进入公司当成是多基因冲突、多基因融合产生突变的机会。“你们最主要是将外部经验带入华为,对‘游击队’进行整改,让我们逐步转为‘正规军’。因为华为公司这30多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建立了自己的体系。虽然我们在向‘猫’学习,但其实学得还不像,至少我们还不会‘上树’,现在你们带来了职业经验,就要教我们‘老虎’怎么上树。这样三、五年以后,我们渡过困难时期,才有更强大的战略地位。”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是华为内部提及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因有什么神奇作用。任正非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团结世界所有同方向的科学家,淡化工卡文化。“如果那些科学家做出了跟你们同样的贡献,那么就要给他们同样的待遇。我们可以试试人才‘众筹’,就是特优秀人才快进、快出,不扣住人家一生。不求他们归我们所有,不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和学术自由,不占有他们的论文、专利……,只求跟他们合作。我们去支持大学里的教授,喝杯咖啡沟通沟通,听听他的讲话,理解他这篇文章的意义,就能得到很大启发。你们晚上没有事,也可以看看生物等这些跨学科书籍。虽然不能去创造发明,但增强对其他学科理解,当其他学科的专家跟你聊天时,就能感知他学问的价值用途。”
华为鼓励高端专家和干部多参加国际会议,多与别人喝咖啡交流,鼓励员工主动与跨界人士交流,以此来炸开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的塔尖,甚至希望因此而产生思想家、战略家。“我们的高级干部和专家要冲破局限,每年走出去和世界交流,不要像中国老农民一样,只知道埋头苦干,要善于用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们经常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杯子一碰,只要5分钟,就可能会擦出火花,吸收很多‘能量’。你们一天不改变你们的思维习惯,就不可能接触世界,不接触世界怎么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有时候一句话两句话就足以道破天机,擦出思想的火花。”
估计华为是世界上拥有咖啡馆最多的企业,几乎是每个大型办公楼都会有一个甚至数个咖啡馆。任正非在这次创新先锋座谈会上还透露,华为即将开建的上海青浦基地规划了100多个咖啡厅。“我们把环湖的十公里路叫‘十里洋场’街,把园区中那个湖叫类日内瓦湖,湖边路边遍地都是十分优美的咖啡厅,适合现代青年,吸引一切才俊。打造适合外国科学家工作、生活的氛围。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让外脑们在这里碰撞、对冲,这个冲突就会产生一种新的井喷。”
蛭形轮虫历经八千万年,最终存活下来。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百年已是奢望。但如果能够象蛭形轮虫那样不断打造自己的生存能力和进化能力,终归是能够多活几十年的。华为反复吟说着蛭形轮虫的故事,就是希望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永不停歇。
本文来源:cnBeta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